前两天,正在参加巴黎奥运会的巴拉圭代表队,发生了一件说小不小,说大不大的事。他们队中一名叫卢安娜-阿隆索的游泳运动员,因为玩得太开心,不认真比赛,被巴拉圭奥组委以有不当行为,影响其他运动员比赛为由当场开除,赶出了奥运村。当时很多人好奇,说这姑娘到底做了什么事,能让巴拉圭奥组委气成这样,我去查了一下,才发现这位阿隆索的经历,相当有代表性。
你的脸不紫,没资格进美国队
卢安娜-阿隆索,生在巴拉圭,但长在美国,也在美国接受教育,她能参加巴黎奥运会,靠的并非成绩达到世界顶尖水平,而是一项多样性政策,该政策允许参赛选手较少的国家,多派几名运动员参加预赛,阿隆索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,混到了这张奥运会门票。
按说代表巴拉圭参赛,最起码你得爱国吧,阿隆索不是这么想的。作为一个拥有80万社交媒体粉丝的网红,她居然在直播中表示,自己更想代表美国队参赛。咱们且不说,阿隆索平平无奇的游泳水平,能不能挤进“人均灭霸”的美国游泳队,单说这种在全球最大体育盛会上,当着这么多人的面,向美国表忠心的行为,真的合适吗?
然后过了几天,又一个关于巴拉圭和美国的新闻被曝光,说巴拉圭外交部发声明,称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办公室宣布对巴拉圭烟草公司进行制裁,侵犯本国独立主权,他们决定驱逐美国驻巴拉圭大使奥斯菲尔德,这位奥斯菲尔德也是个神人,长期攻击巴拉圭政府,在民间煽动不满情绪,几乎是明着搞“颜色革命”,更神奇的是,现在巴拉圭执政的并非左翼,而是该国长期执政的中右翼政党。
巴拉圭右翼总统,美国也不放过
美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涉巴拉圭内政,我们不得而知,最大的可能性是美国现在经济不行了,急需回回血,在后院割韭菜割的太狠,引发“盟友”不满,双方爆发矛盾。但也是从这些事,我们就能总结出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一些常用招数,以及这些招数,可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。
首先,制裁大棒是美国最喜欢使用的武器,效果也最好。这么多年,拉美各国大大小小的企业,不管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,但凡被美国财政部盯上,都少不了被制裁。美国人给出的理由千奇百怪,有涉及人权问题的,有说你不环保的,还有被钓鱼执法,给美国政客送钱被抓包的,总之只要美国想制裁一家企业,老板出门迈左脚,都可能是理由。
美国想要什么,会先抢过来
制裁落地之后,当然要看企业的表现啦,懂事的会给美国政府输送利益,比如给美国人一些股份啊,答应跟美国合作,去坑另一家企业啊,甚至企业也可以鼓动民众上街,推翻美国不喜欢的政客。这样的故事,在上世纪70年代的智利体现得最为明显,该国左翼政治家萨尔瓦多阿-阿连德当选,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后,美国一口气制裁了智利的所有产业,短短几年,就让智利经济彻底崩溃,阿连德最终被军队推翻,拿着卡斯特罗送给他的步枪,战死在总统府里。
而像卢安娜-阿隆索这样的人,属于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另一招,培养他国“精英”,灌输美国想要的“思想”,让他们回国搞破坏。拉美同样是美国的试验田,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,叫“芝加哥男孩”,意思是上世纪6、70年代,美国吸纳了大批拉美精英,给他们灌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,再让他们回国推动休克疗法,全面私有化,方便美国资本下场捞钱。
搞垮拉美经济的芝加哥男孩们
这种完完全全的经济掠夺,被美国以“自由竞争”之名进行了合理化洗白。就像阿隆索说她想代表美国参赛,一些“崇拜”美国的人,也会觉得她的想法很正常一样。靠着这两招,美国把南美打造成了他们的后花园,或者说经济殖民地,而这样的故事,直到现在,也还在全球各地,反复上演。对此,我们是怎么评价的呢?这,就是美国的人权病和多动症,这种恶劣行径,必须得到纠正。